您好,欢迎来到《学崖招生网》
中文名:湖南应用技术学院
外文名:Hunan Applied Technology University
简称:湖应(HNATU)
创办时间:1994年
办学性质:民办大学
学校类别:综合类
学校特色:普通本科
主管部门:湖南省教育厅
现任领导:乔臣(党委书记)、李旋旗(校长)
高职专业:13个
本科专业:23个
院系设置:10个二级学院、1个教学研究部
校训:博今古、承文明、强能力、事国家
校歌:《筑梦·远航》
地址: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善卷路(东校区:2058号;另有说法为西校区及整体地址:1027号)
院校代码:13809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94年,最初名为常德电脑技术学校。1998年,学校更名为常德电脑专修大学。2004年,学校升格为湖南同德职业学院,成为一所国家统招大专院校。201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学校再次升格为全日制民办本科普通高校,正式定名为湖南应用技术学院。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拥有东、西两个校区,规划总面积达2146.07亩,已建成使用的校园占地面积为1765.28亩(另有说法为117.69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为51.48万平方米(另有说法为52.94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达到18.17万余平方米(另有说法为21.96万平方米)。
学校基础设施完善,宽带网络、WIFI覆盖全校。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纸质图书157.5万册(另有说法为164.1万册),电子图书126万册(另有说法为151万余册)。
截至2024年,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共有教职工1276人(另有说法为专任教师885人),其中专任教师539人,外聘教师278人。专任教师中,博士、硕士比例较高,高级职称教师也有一定数量。具体数据包括:高级职称教师298人,拥有博士、硕士学位710人,“双师双能型”教师150人。
学校教师队伍中不乏优秀人才,包括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3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1人,文艺人才扶持“三百工程”首批入选人员1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29人等。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设有10个二级学院和1个教学研究部,开设了23个本科专业和13个专科专业。本科专业包括但不限于园林、水产养殖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物联网工程等;专科专业则包括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商务英语等。
此外,学校还拥有一流本科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省级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等多个具有优势和特色的学科。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秉承“博今古、承文明、强技能、事国家”的校训,弘扬“求知、砺志、勤朴、文明”的校风,遵循“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根本,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引领,以特色立品牌”的办学思路,明确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努力探索并构建了“一中心、两融合、三统一、四驱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现有11个教学院(部),全日制在校学生14310人,其中本科生12162人。拥有1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门省级一流课程。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近三年,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56项;学生获国家级、省部级等学科竞赛奖1091项;主持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79项。
学校重视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建有多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省级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以及校内创新创业工作室等实践平台。学校还成立了乡村振兴研究院,积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在科研方面,学校拥有2个湖南省“十四五”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近三年,获教育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项目25项,教师承担各类科研项目458项,发表学术论文1030篇,出版著作13部。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积极组织各类社团活动、文体比赛等。同时,学校也为学生提供多种奖助学金和勤工俭学机会。
学校积极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三全育人”长效机制。连续三年获评湖南省高校党建述职综合评议优秀等级,获批省级“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各一个,常德云党建系统支部量化评估排名第一。
在社会服务方面,学校与118家企事业单位签署“产学研用”协同育人协议,为37个乡村提供地域规划、村落设计、产品研发等服务。学校还连续举办三届“校企助力乡村振兴峰会”,取得良好社会成效。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过的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也是学校校外实习基地。
三十年筚路蓝缕,三十年秉持初心,湖南应用技术学院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使命担当,锚定湖南省“三高四新”蓝图和常德地区“特色化、专业化、数字化的现代产业新体系”战略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转型发展、内涵发展,朝着建设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目标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