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学崖招生网》
宣城市生物工程学校是一所位于安徽省宣城市的中等职业学校,由原周王高级职业中学、杨柳高级中学、孙埠高级中学等学校整合而成。学校设有杨柳和孙埠两个校区,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雅,是学子们读书的理想场所。
宣城市生物工程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64年,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整合,于2012年3月正式更名为“宣城市生物工程学校”。2014年11月,学校被省教育厅评为“省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2017年6月,被宣城市人民政府及安徽省教育厅评定为“普通中专”学校;2023年11月,被安徽省教育厅评定为“B类”达标学校。
学校先后荣获“安徽省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安徽省传统体育项目学校”、“安徽省绿色学校”、“宣城市文明单位”、“宣城市平安校园”、“宣城市职业技能培训定点机构”等多项荣誉称号。
宣城市生物工程学校占地面积共计160.1亩,校舍建筑面积65830.3平方米,其中杨柳校区占地42.96亩,建筑面积17114平方米,孙埠校区占地100亩,建筑面积37735平方米。学校总资产6956.2万元,其中实训基地设施设备价值954.7万元。
学校教学设施齐全,建有天文观测台、图书馆、阅览室、服装工艺实训室、园林园艺实训基地、财会模拟实训室、电子实训室、音乐实训室、美术实训室、升旗广场、校园广播网等,还配备了56个多媒体教室。这些设施为师生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丰富的学习资源。
在生活设施方面,学校拥有师生公寓、食堂、田径运动场、塑胶篮球场、塑胶排球场、塑胶运动场等,为师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优良的人文环境。学校还设有全区一流的后勤服务中心,包括平价超市、标准化餐厅,装有最先进的非接触式ID卡收费系统及有线电视播放系统,学生公寓内建有空气能浴室,生活便捷。
宣城市生物工程学校拥有一支德才兼备、年富力强、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259人(另有说法为252人或237人,可能因时间变化有所不同),其中高级教师90人,中级教师110人,“双师型”教师128人,本科学历以上教师比例高达100%。教师队伍不仅教学经验丰富,而且积极参与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学校通过建立和完善教师课堂教学比赛长效机制,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研、以赛促优,选树了一批课改标兵,储备了学校各学科精品课程,建立了教师优质课储备库。在宣城市“教坛新星教师”和“优质课”大赛中,学校有多名教师获得一等奖。
宣城市生物工程学校现开设园林技术、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会计、物流服务与管理、旅游服务与管理、社会文化艺术、运动训练、文秘等16个专业(另有说法为15个专业),其中园林技术和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是省级示范专业,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会计专业是市级示范专业。
课程设置方面,学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各专业均设有丰富的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和拓展课等,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学校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和国家规划教材使用的管理规定》,通过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材建设,推进教材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学校开设各专业课程,规范各学科课时,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严格执行教材征订正规渠道,确保教材质量。
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方面,学校成立了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组织领导机构,升级和完善了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所需的各项硬件条件,建成了较为完善的内网管理平台,建立了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实现了信息资源在校内共享,最大程度地提高了校内资源的利用率。
宣城市生物工程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学校积极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和现代学徒制试点企业,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学结合的办学模式。通过顶岗实习和校企合作等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在实践中掌握专业技能,还能积累宝贵的工作经验。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较高水平,许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同时,学校还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普通高考和职教高考,许多学生成功升入本科院校继续深造。自2014年学校更名为宣城市生物工程学校以来,高考共录取本科1200人,位居全市同类学校前列。在高职院校录取中,学校录取率近100%。
宣城市生物工程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举办各种文体活动、技能竞赛和社会实践等,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例如,为了增强学生对现代农业科技的认知,培养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学校组织开展了研学活动。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体验了割稻子、打稻子、采摘黄瓜等农耕活动,还参观了现代化农业企业,学习到了科学的养殖知识和现代农业的神奇魅力。这些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还提升了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宣城市生物工程学校是一所历史悠久、办学实力强大、校园文化丰富的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将继续坚持走“内涵发展、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的办学之路,努力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