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学崖招生网》
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Anhu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Industry and Trade),位于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国庆西路199号,是一所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前身是1988年6月创办的淮南乡镇企业职业学校,历经多次更名与转型,最终在2001年6月正式成立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同时撤销安徽工贸学校建制。
截至2021年,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200亩(含山南新校区规划用地),校舍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实验仪器设备价值7000万元,馆藏图书32万册。学院设有11个教学单位,开设73个专业,涵盖机械与汽车工程系、电气与电子工程系、计算机信息工程系、建筑与化学工程系、经济贸易系、工商管理系等多个院系,在校生近7000人,教职工400余人,专任教师500余人,其中教授21人,副教授158人,高级职称教师占31.9%,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占35.1%,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3人。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70%以上,多人被评为省级教学名师、教坛新秀、优秀教师和专业带头人。
初创阶段:1988年6月20日,经淮南市教委批准,淮南乡镇企业职业学校正式成立,依托淮南市洞山乡建筑安装公司,由姚多忠个人筹资6万元创办。
更名与扩展:
1994年1月8日,淮南市第11届人民政府第17次常务会议决定,同意安徽工贸学校定为正县级事业单位,隶属市政府,由市教委管理。
升格为高职学院:2001年6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同时撤销安徽工贸学校建制。
新校区规划与建设:近年来,学院持续推进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包括建设风雨操场、完成学生宿舍光电感烟火灾探测报警系统、6号宿舍楼消防管网维修改造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学院的教学和生活环境。
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专业有特长,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提高有基础,发展有空间,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推行“1+X证书制度试点”:学院推行“1+X证书制度试点”,发展“一专多能”,把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突出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形成了“坚持创业教育,弘扬艰苦创业精神,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办学特色。
深化校企合作,强化产教融合:学院先后与芜湖中集瑞江、南京苏宁云商集团、合肥京东方等高新技术企业深度合作,丰富创新了校企合作的内涵,构筑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的开放式教育机制。
构建“六个结合,全面渗透”的创业教育新模式:学院通过构建“六个结合,全面渗透”的创业教育新模式,即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创业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创业教育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创业教育与社团活动相结合、创业教育与技能竞赛相结合、创业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认定骨干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
专业设置:学院开设了多个热门专业,包括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物联网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大数据技术、动漫制作技术、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等。这些专业设置广泛,涵盖了理工、经贸、管理等多个领域,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学院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50强、首批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省普通高校征兵工作先进单位,以及省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省文明单位、省普法工作先进集体等数十项殊荣。
学院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文化、体育和社团活动。学院设有学生会、各类社团组织等,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平台。此外,学院还定期举办各种文艺晚会、体育比赛、学术讲座等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未来,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同时,学院将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具有丰富历史和坚实办学基础的高等职业院校,以其独特的办学理念和鲜明的办学特色,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和培训环境。在未来的发展中,学院将继续秉持“自强、拼搏、开拓、奉献”的校训精神,努力成为一所具有广泛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职院校。